老年康复 我们应坚持什么 |
发布日期:2010-07-16 |
老年康复被视为夕阳工程中的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热捧和追崇,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老年康复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作为老年康复服务主力军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何实现政府,社会、家庭、机构的多赢效果呢,笔者特地采拮了几则发生在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康复病房的故事,以飨读者。 真情感动 今年84岁的张全度老人已经在康复病房住了3年,现在每逢遇到外人,就要竖起大拇指夸奖这儿的护士长比自己的儿子还要亲。 原来,张全度老人早年在外地工作,退休后才安家在戚区公房,与3个儿子多有隔阂。2007年老人中风偏瘫后,就住进老年康复病房,同时,把对儿子的戒心也带进了医院,所以老人对一些护理服务不理不睬,显得很难说话。老人还特地在床头柜上加了一把锁,把工资卡、医保卡等物锁进柜里。护士长吴敏发现这一情况后,感觉到老人的抵触情绪完全是由于平时孤独和缺少交流所造成的。于是,吴敏有意识地多接近老人,经常到他床边嘘寒问暖,只要有空,一日三餐亲自送到老人床头,喂他吃饭。老人稍有恢复,就推着老人到康复训练室进行功能锻炼。吴敏热情周到的服务,终于化解了老人心头的坚冰。由于老人的儿子不常来,每月的伙食费,医药费等费用老人就叫吴敏代办。到后来,老人把工资卡、医保卡都交给吴敏,全由她打理。为了节省费用,吴敏除了帮老人办理了特种病门诊补偿外,对所用药物都尽量选择医保范围内的,每笔费用都列出清单,交老人确认签字,不厌其烦,难怪老人把吴敏当亲闺女看待了。 不言放弃 家住朝阳三村的赵有爵老人已78岁了,三年前因中风偏瘫一直卧床不起。今年初发现老人身上出现成片水泡,疼痛难忍,家属带着他先后辗转多家市级医院,后被确诊为天胞疮,虽经门诊和住院治疗,并花费巨资,但病情还是逐渐加重。到6月初,老人已是全身溃烂,持续高烧,不省人事,市级医院都拒之门外,家属也试着找过几家老年康复机构,但一了解病情都拒绝接收,最后听别人介绍,家属才慕名找到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奄奄一息的老人和家属企盼的眼神,中心冒着风险,毅然收下这位病人,并为老人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首先加大激素和抗生素用量,内服清热解毒中药,迅速控制体温,对疮面用自制的祛除腐生肌膏湿敷。由于老人全身皮肤溃烂,并继发绿脓杆菌感染,疮面奇臭难闻,每次换药都要先清创祛腐,然后上药包扎,医生、护士要忙活一个小时,可他们从无怨言,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老人终于转危为安,现在,神志也清楚了,皮肤疮面也大部分愈合。老人家属见到我们就说:“这儿的医生不但水平高,服务好,而且费用也低,要不是这儿收留我们,老头子早就没命了,这样的好医院,你们要多宣传宣传。” 有备无患 今年85岁戚菊娣老太在康复病房可算是老病号了,这位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偏瘫等多种疾病的老人,平时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日常生活全由护工照料。一天上午,护工突然发现坐在轮椅上的戚老太一动不动,眼睛直往上翻看,叫她也不响。护工赶紧报告医生。医生、护士闻讯后立马赶到病房,只见老太脸色发绀、心跳、呼吸消失,就赶紧将老太平躺在硬板床上,施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那边护士长已经将抢救车推到床边,给老太按上了呼吸器,注射强心、升压药物,发现老太喉咙有痰,又赶紧吸痰,经过两分钟的紧张抢救,老太终于出现了心跳呼吸,恢复了神志。当家属赶到时,老太基本恢复了正常。对此,家属感激不尽。 老年康复是一项服务老人、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作为非营利性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何看呢,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戴金大认为,首先要体现社会责任,帮政府挑担,为家庭解困,替儿女尽孝,始终要将公益性放在首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养老、托老、护老需求,以此促进和带动其他业务工作的开展。在谈到目前老年康复的现状时,戴主任直言不讳地说:目前所谓的老年康复服务还只是局限在临终关怀层面,适合一些特定的人群和对象,与广大老年人医疗保健康复需求远远不相适应。同时,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和康复训练医生,康复服务质量难以提高。戴主任表示,今后要在专业人员培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方面进一步努力。 作为政府大力扶持的社区卫生机构开展老年康复服务,与其他机构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理应担当起为政府分忧,替社会解愁的重任,同时也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在不远的将来,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将不可避免的要跨入老年康复服务的樊篱,那么,我们现在是否就要思索,如何让老年人更舒心一些,让家庭更满意一些,让社会更和谐一些。 天宁区卫生局 |
主办单位: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A座11-13层
电话:0519-8568256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