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院《重组腺病毒转基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
发布日期:2010-11-23 |
号称“生命杀手”的肺癌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日前,从常州市科技局组织的由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承担的“重组腺病毒转基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课题的成果鉴定会上了解到,该院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了“对抗”肺癌的“新招”,这将为肺癌临床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策略。 这项由江苏省科技厅立项的省社会发展面上项目研究课题是于2007年开始在市二院副院长兼胸心血管外科主 肺癌是当今世界危害性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杀手”。随着吸烟人数的不断上升和环境的持续恶化,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还呈上升趋势。在肺癌患者中,只有30%的非小细胞肺癌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但手术后5年存活率很低,生活质量也不高,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癌患者的生存率几乎没有改变。传统的放、化疗对晚期患者疗效不佳,且对正常细胞有一定损伤,寻求肺癌治疗的新方法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可将某些与肿瘤细胞生长有关的受体、关键基因或调控分子等“捆绑”在“病毒”上,使之到达肿瘤部位,达到“摧毁”肿瘤细胞的目的,也即基因治疗。这种新型的分子靶向治疗不仅能提高肿瘤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延长生存时间,还可有效降低化疗药物的剂量及副作用,成为肿瘤治疗中最有前景的研究领域,肿瘤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新模式,其中腺病毒载体作为最常用的基因治疗载体因其具有显著优点被人们广为关注。 目前国内外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治疗研究均是以已建系的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这种方法因细胞株能在体外稳定传代,保持自身生物学特性的稳定,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但由于肿瘤发生及治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临床缺乏一定的代表性,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治疗情况,而市二院开展的这项实验研究是采用临床病理标本得到的原代肺癌细胞则能够更真实反映功能基因对靶细胞的实际效应,对指导临床研究有更大价值。 据介绍,该实验研究课题其创新点一是以原代肺癌细胞代替已建系细胞株,更好地反映临床实际,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属技术创新。二是进一步研究了腺病毒感染效率与其受体表达水平的关系,为预测和评估腺病毒在肺癌基因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提供实验依据,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属内容创新。三是 证实人重组TRAIL腺病毒可有效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以TRAIL为分子靶点的基因治疗在未来肺癌生物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来自省内著名的心胸外科学、肿瘤病理学、肿瘤生物学、肿瘤内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 市二院 |
主办单位: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A座11-13层
电话:0519-8568256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