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青春在岗位上闪光”――常州七院召开优秀青年成长交流会
发布日期:2012-12-10

    耗材价格“虚高症”能治
    在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手术室里正在做一台手术,手术室门口站着一排器材公司的业务代表。业务代表都背着各式耗材,等着手术医生发话需要什么东西。医生一说“我要某型号支架”,业务代表们就赶快翻腾自己的箱子看有没有合适的货。有时,几家业务代表还会为争一个机会打起架来。但最终是谁跟医生的交情好、谁给的回扣条件最优惠,谁的支架就会被安在病人身上。
    这样的故事根据手术科室不同有很多版本,其中有多少夸张和演绎的成分不得而知,但却绝不是空穴来风。不信,现在就可以到一些知名医院的心外、骨科等科室看看,或许就能看到这类故事的现实版。
    记者的一位邻居曾因胸口突然发闷被送到医院急救,回来血管里就给放了几个支架。“或许该放吧,”邻居说,“反正有公费医疗。但看报纸说支架乱放现象很严重,医生有高额回扣,这么乱乎就不能治治?”
    为了给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挤水”,从今年1月1日开始,卫生部在8个省、市开展了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工作。试点效果究竟如何,目前还没有来自官方的通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通过加强院内管理,推动高值医用耗材规范采购与使用,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年,该院招标高值耗材的中标价比2004年平均降低了19%,收费价平均降低了14%。今年1~8月份,医院门急诊人均费用同比下降了7.2%,改进以后的每床日费用比改进前降低了9%。医疗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病死率同比下降14.3%,治愈好转率同比上升1.5%。
    尽管效果这么明显,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还是说,高值医用耗材价位虚高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在治本措施一时还没法实行的情况下,医院只有加强内部管理,尽其所能解决问题。
    阜外医院规范耗材购进和使用
    阜外医院医用高值耗材收入占了医疗总收入的45%~50%,相比之下,药品收入就算不得什么了。医疗圈一提医用高值耗材价格“挤水”问题,首先联想到的肯定是“耗材老大”阜外医院。
    2002年,阜外医院着手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一方面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一方面推出一系列治理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的措施:
    ――规范采购流程,变以往医生与厂家之间的灰色交易,为医院与厂商之间的公开交易。该院在每个专业领域成立专家委员会。专家们根据产品质量和技术需要,集体论证,在所有器械厂家中挑选3~4家的同类产品备选,由专家委员会决定各个厂家的份额。这个份额一经决定,一年不变。
    ――严管流通环节。对物流系统进行改造,对器材处进行大改组,严格库房管理制度,要求器材出入库认真核对记录,做到账账核实。使原来只充当“器材仓库”的器材处,真正发挥管理职能。
    ――院内二次筛选和谈判。对有参加政府规定的统一招标采购试点的耗材,严格执行统一招标价。对还没有列入统一招标的器材,通过院内二次筛选和谈判的方式,要求器械厂家必须以比全市最低价还要低20%左右的价格卖给医院。一些价格虚高得离谱的产品,如大血管的支架及过滤伞原来需要12万元,该院成功压价到9万多元,为病人节省了大笔费用。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价格较低的产品。
――规范耗材使用。通过内部控制,合理降低高值耗材使用量。
耗材价格“虚高症”该怎么治
阜外医院的领导班子承认,这些做法肯定得罪了一批既得利益者,但换来的却是医、教、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可某知情卫生行政官员说,单纯采用招标或集中采购的方式无法降低耗材价格。
这位官员说,我国高值医用耗材来源多样,产品质量差异大,没有统一标准。有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新产品更新换代快,单纯靠招标或集中采购降低价格很难。比如,你刚招标定下某种耗材的价格,他马上又推出换代产品,原来的定价基础不存在了。类似办法会把以前的降价努力都消解掉。
这位官员还透露,卫生部在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试点期间,为了让企业降价,曾组织专家对产品提出了建议价格。但由于卫生部门没有定价的职责和权利,缺乏法律法规的依据,此举受到企业的严重质疑。同理,作为主体的医疗机构,实际上也是没有定价权的。政府出面的集中招标采购并不是长久之计。政府采取限价的方式似乎更为合理:由价格部门牵头,卫生部门参与,将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在此限价之下,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
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说:“规范医用耗材管理,我们一直努力在找平衡点,既要抓治理又要保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人是理解的,这是我们继续这项工作的信心来源。”
他认为,要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真正“挤水”,政府首先要把住进口环节,由国家出面招商。他说,有的高值医用耗材进口时是按斤论价的,却按个申报,海关要提高监管能力,把好进口关。国家还应对耗材减税或免税,减轻患者负担。流通流域一直打着“市场调节”的旗号哄抬价格,市场又缺乏监管,因此应减少流通环节,提倡厂家直销。应由国家发改委、物价局牵头,出台指令性价格。
学者何铁强认为,通常看到治理看病贵是利用降价这一行政手段,很少有医院采取措施主动“压价”的,因为医院缺乏动力。阜外医院的做法是一种自律,其做法中追求规范化的意义更为重要。解决看病贵,在医疗行为上亟须解决的是遏制因滥用而发生的高昂费用。由于 医疗上的合理使用而带来的价格偏高问题,才是需要政府通过定价政策和购买策略调整发挥作用。规范医疗行为,实际上是规范医生的操作,对于医院的运营、采购、供应、评价等,同样也应规范。(来源:健康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A座11-13层

电话:0519-8568256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