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从一个步履维艰、入不敷出的小机构,一跃成为天宁区社区全科服务团队的排头兵,成功的秘诀在哪,近日,笔者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探访了位于东下塘三将军弄首的古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也许受青果巷千年文化的熏陶,这儿仍能触摸到些许“深宅大院毗邻,小巷深处幽幽”的感觉,走进服务站,偌大的两层院落显得空旷和冷清,偶见有人来配药和询问。在药房里,我碰到了正在忙碌的服务站负责人高禾,我不解地问:“你这儿的医生都上哪了”?高医生指着挂在大厅显目处的两块全科团队服务示意图对我说:“医务人员都到点上去了,我这儿只留一个医生,其他人员都要常年在下面跑”。带着不解和疑问,我便和高医生聊开了。
困境中思变
据介绍,古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由大成厂医务室转型而来的。近年来,由于企业搬迁、机构移址,附近市政改造等诸多不利因素,使服务站的区位劣势越加凸显,周围几乎没有民居。业务也迅速滑坡,困难时连房租都交不起。卫生惠民的东风吹开了束服人们的桎梏,使机构一班人的思绪豁然开朗,既然天时、地理不占优,那就在人和上下功夫,找出路吧。于是,他们决定将全站人员分成3个服务团队,在所辖服务区域设立5个延伸点,开展全方位、综合性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高医生比喻到:“就像一只手,原来握紧拳头,现在是五指伸开,服务范围一下扩展,业务也迅速回升,当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近两年来,该服务站业务量以30%的幅度递增,今年有望突破200万。我追问道:“职工愿意下去吗”?高医生肯定地说:“愿意,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绩效考核,报酬是根据医生的上门数、建档数、访视数还有业务量等指标来确定的,所以在下面工作的医生收入明显高于在站内的人员”。
贴近百姓的零距离服务
在我提议下,高医生带我走访了位于市中心的斜桥巷社区服务点。车到门前,由于已过十点,不见了人头攒动的场面,但还有陆陆续续的居民过来量血压、测血糖、询问用药等。点上的金医生对我们说:“刚才还排着长队,现在人少了”。我从金医生的登记本上得到印证。一上午已经登录了30多位来这儿量血压、测血糖或健康咨询的居民,可见这种服务方式很受百姓欢迎,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社区医生的敬业和忙碌。据高医生介绍,目前由于人手不够,3个全科团队要在5个服务点上轮流转,每个服务点驻点工作2天,上午集中为居民提供体检、咨询等服务,下午走村入户,开展慢病访视,建档、健康教育、为行动不便者配送药品等工作。我在旁随便问了一位大妈:“今天是为啥来的”?大妈告诉我:“一是来测血糖,二是来问问金医生,两种降糖药我已经服了半年,要不要换,金医生都和我讲了”。我问她对服务点还有什么要求,大妈说:“在这儿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上趟医院不容易,我们真希望金医生天天来”。
依托社区天地宽
在当初和社区沟通协商设立服务点时,就得到了社区领导的大力支持。5个居委会都把最方便的地段和房间腾出来,供服务点使用。社区干部还帮着贴告示,做宣传,和医生一起开展入户调查,假如没有社区的支持,我们的初衷根本无法实现,高医生如是说。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把自己当作社区的一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如参加爱心捐助,赈灾捐款,对孤寡老人及困难人群送温暖,邀请市级医生定期给居民上课,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为社区老年人活动安排保健医生,配合古村社区成立全市第一家社区戒毒咨询室等。最后,高医生感慨地说:“只有社区建设好了,社区卫生服务才更有生命力”。
毋庸赘言,从古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变迁中我们能否悟到些什么?其实,走出去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真谛。如果还有机构沉湎于坐堂行医或走秀式的摆摆样子或抱怨这个,强调哪个,我们何不象古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那样沉下心来,投身社区,扎根百姓,去实现居民,社区、机构的多赢效果呢。
天宁区卫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