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的评审结果,常州二院骨科博士刘瑞平的“炎性小体相关基因遗传多态与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及其机制的研究”,神经外科硕士刘芳的“Mir-106b通过PTEN/AKT/FOXO3通路调控胶质瘤干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课题分别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发病人数达百万人。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RA的发病过程,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T细胞活化的GTP酶激活蛋白基因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关,近年来在欧洲人群和美国黑人中发现该基因可能是RA的易感基因,但在中国人群中尚无此方面研究。刘瑞平博士从事类风湿关节炎基因多态性及相关功能学方面研究,近年来发表SCI相关论文5篇,其“炎性小体相关基因遗传多态与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课题对于阐明中国人群RA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可能存在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以发现与我国人群RA风险相关的易感位点,功能性标志物等,并将其作为特异性标志物用于筛选高危人群或易感个体,对今后RA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脑胶质瘤是颅内肿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术后容易复发,生存期短。虽经手术及术后放疗,化疗等方法措施也不能明显改善预后差的现状,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尽管胶质瘤的诊疗方法一直在不断改善,然而却成效甚微。从分子水平来全面理解胶质瘤的发生进展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依然是当前胶质瘤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神经外科刘芳硕士一直从事胶质瘤基础与临床领域研究,曾发表SCI论文2篇,他的“Mir-106b通过PTEN/AKT/FOXO3通路调控胶质瘤干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课题内容在国内外均无报道,其研究有助于更进一步理解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遗传机制,可为靶向治疗胶质瘤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