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关于首次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工作通报》,公布2020年度“国考”成绩,市妇保院在首次绩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3名,地级市第一名,全国第29名,进入A+行列。
本次考核由辖区管理、服务提供、运行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5个方面56项指标构成,全国共3090家妇幼保健机构参加,其中三级妇幼保健院共有249家,二级及以下妇幼保健机构2841家。
市妇保院在市卫健委有力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制定全院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质量考核方案,将绩效考核作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契机和重要抓手,全方位改善服务要素和服务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不断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一是筑网络,落实辖区管理。全面掌握辖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全员参与辖区业务指导,积极开展辖区业务培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铸牢妇幼健康发展基石。建立1+7+N的常州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全市妇幼健康指标不断优化,2022上半年全市孕产妇死亡为0,婴儿死亡率2.39‰,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听力筛查率、产后访视率等均保持较高水平。
二是搭平台,升级服务能力。医院拥有产科、妇科和新生儿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妇幼保健重点学科3个、常州市级重点专科6个。与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建立跨区域的专科联盟,依托南京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
三是强内涵,优化服务模式。市妇保院成立四大业务部,以“例会、转介、轮岗、绩效”八字规范大部制内涵。开创“妇幼保健+”运营新模式,积极探索0-3岁托育服务,首创产科“一贯制”服务,开设家庭式产房服务、妇幼保健特需门诊、超声门诊等精品化服务,在全市生育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活产数全市占比逐年提高,2021年达32.12%。
四是调结构,提高运行效率。不断改善医院收入结构和医院支出结构,落实“两个允许”。建立全院绩效管理网络,大力推进项目化管理,重点挖掘医疗保健创新性、前瞻性的项目。积极探索“绩效考核+DRG”背景下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人员支出占比均逐年上升。
五是促党建,引领持续发展。围绕“促进妇幼健康”这一使命,从立足患者需求、关注职工成长、服务社会大众等方面,多维度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妇幼特色的“家”文化体系,为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推动全市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提供软实力和新动能。
|